肉制品顧名思義就是用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調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腸、火腿、培根、醬鹵肉、燒烤肉等。一般分為中式肉制品,如咸肉、臘肉等;以及西式肉制品,如熏煮火腿、培根等。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中西式肉制品具體都有哪些、相應的加工工藝技術等,一起來看吧。
中式肉制品
咸肉類 原料肉經腌制加工而成,食用前需經熟制。其主要特點是成品肥肉呈白色,瘦肉呈玫瑰紅色或紅色,具有獨特的腌制風味,味稍咸。常見咸肉類有咸豬肉、咸羊肉、咸水鴨、咸牛肉和咸雞等。
臘肉類 肉經鹽等調料等腌制后,再經晾曬或烘烤或煙熏等工藝加工而成,食用前需經熟化加工。主要特點是成品呈金黃色或紅棕色,具有臘香。主要代表有中式火腿、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等。詳細+
白煮肉 類原料肉經(或未經)腌制后,在清水(或鹽水)中煮制而成。產品特點是制作簡單,保持原形原色及原料本身的鮮美味道;外表潔白,皮肉酥潤,肥而不膩。其代表品種有鹽水鴨、白切肉、白斬雞、白切豬肚等。
糟肉類 糟肉是肉經白煮后,再用酒糟或陳年香糟代替醬汁或鹵汁糟制的冷食熟肉類制品。產品特點是制品膠凍白凈,清涼鮮嫩,保持原料固有的色澤和曲酒香氣,風味獨特。代表品種有糟肉、糟雞、糟鵝等。
風干類 是西藏和內蒙古地區常見食品之一。當氣溫在零度以下時,將需風干的肉類掛在陰涼處,讓其自然風干,到來年二、三月份便可拿下來烤食或生食。經過風干之后,肉質松脆,口味獨特。常見的有風干牛羊肉、風干魚、風干腸。
肉松 用牛肉、羊肉、豬瘦肉、魚肉、雞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可直接吃或配牛奶、面包、稀飯、涼菜,適合兒童食用。但肉松熱量遠高于瘦肉,屬于高能食品,吃的量和頻率都要有所控制。詳細+
醬板肉 咸鮮口味為主,色澤深紅,皮肉酥香,醬香濃郁,滋味悠長,是風靡大江南北的一種傳統風味名吃。常見的有醬板鴨、醬板魚、醬板牛肉。
肉制品包裝材料-
天然腸衣天然腸衣是用山羊、綿羊、豬、牛的腸子加工制成的。這種腸衣透煙性、透氣性、彈性都很好,可食用,可煙熏;缺陷是機械適應性差,易被污染。
膠原腸衣一般是用牛的膠原蛋白制成。這種腸衣透煙性、透氣性、機械強度都較好,可食用,可煙熏和蒸煮,煙熏時上色均勻。缺點是膠原易水解變成明膠,變得很軟。
纖維腸衣用纖維素黏膠再加一層紙張加工而成的產物。其對煙具有通透性,對脂肪無滲透;但可煙熏,可印刷;缺點是不可食用。
塑料腸衣用聚乙烯膜、聚丙二氯乙烯制成。這類腸衣品種規格較多,可以印刷,使用方便,光潔美觀,適合于蒸煮類產品。缺點是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