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雞是四川省達州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于川菜。它起源于四川省成都市一帶,由一位名叫陳李錦的廚師在1950年代末發明。口水雞的名稱源于其特殊的烹制方法,即將煮好的雞撕成小片,淋上特制的醬汁,涼拌后端上來時,碗中的汁水不斷滴下,看起來就像口水滴了下來。口水雞集麻辣鮮香嫩爽于一身,口感鮮美,咸鮮適口,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兩種口水雞做法,一起看看吧!
方法一:
準備原料:雞、蔥花、姜末、蒜末、香菜、炒花生米、油、香油、香辣燒烤粉、醬油、陳醋、鹽、胡椒粉、料酒、雞精、水。
將雞處理干凈,用鹽腌制入味15分鐘。
鍋中加入涼水,放入雞,加料酒,煮開后轉小火,煮約30分鐘,直到用筷子能夠輕易穿過雞肉,即熟了。
撈出雞放涼,斬成塊,裝盤。
準備調料:碗中放入姜末、蒜末、蔥花、辣椒圈、香辣燒烤粉,再澆上熱油。然后加入香菜、醬油、陳醋、胡椒粉、雞精,再盛入兩勺雞湯拌勻。
將調好的醬汁澆在雞塊上,撒上炒好的花生米即可。
方法二:
準備原料:雞肉、花生碎、辣椒粉、大蔥、熟芝麻、小蔥花、花生油、生抽、料酒。
雞肉去除內臟和雞屁股,洗凈。鍋內放入清水,撒入大蔥和生姜片,調入少許料酒,放入雞肉,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10到15分鐘,然后關火燜15分鐘。
將雞肉放入冰塊中冰15分鐘,然后取出切成塊備用。
熟芝麻和花生米拍碎,大蒜和蔥花切小丁備用。
鍋中燒熱花生油,倒入辣椒粉炸出香味,然后加入花生碎和熟芝麻,用筷子攪拌均勻。
將調料淋在雞塊上,撒上蔥花點綴即可。
這兩種方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喜好來選擇。注意在烹制過程中,火候的控制和調料的搭配都很關鍵,以確保口水雞的口感鮮美、麻辣適中。
口水雞的做法就是這樣了,您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