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基本情況
地理環境 廣東省位于祖國大陸南部,瀕臨南海,陸地面積17.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368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山地、平原、丘陵交錯。耕地面積3400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500萬畝,人均耕地0.47畝,約等于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地處亞熱帶,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雨量充沛。
行政區劃和人口 全省轄21個地級以上市(其中廣州和深 圳為副省級市,深圳是中央計劃單列市),31個縣級市,42個縣,3個自治縣,48個市轄區(縣級)。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全省人口8642萬人,其中本省戶籍人7473萬人。2001年底戶籍人口75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174萬人。
糧食生產 糧食生產以水稻為主,水稻產量約占糧食總產 量的80%左右。全省依法保護3000萬畝基本農田和1750萬噸糧食年生產能力。隨著農業和糧食生產結構調整,糧食產量逐年減少,“九五”期間,年糧食播種面積4700<100萬 畝,總產量1822-1950萬噸。2001年糧食播種面積4378.05 萬畝,總產量1660萬噸;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約占70%,珠 江三角洲地區基本達到水稻優質化;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比例為5.5:4.5,產值比為2.5:7.5,種糧收入占農業總 收入不足10%。
糧食供求 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從七十年代中期起 糧食由余變缺。之后,糧食產需缺口年擴大。2001年糧食 總需求約3400萬噸,糧食自給率僅50%左右,產需缺口達 1700多萬噸;市場依賴度逐步增加,糧食商品率不足 2 0%,8 0%以上的商品糧靠市場調節。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以市為單位均沒有余糧,只有少數縣(區)略有余糧或總量不足、個別品種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