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殖模式
商洛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將魚塘養殖工廠化、智慧化、高效化,開啟生態養魚新模式。在商州區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商洛產業示范基地,國漁三岔河水產養殖示范園以5G信息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人工智能決策分析等數字技術為支撐,通過八大系統構建無人自動化工廠,實現人力難以企及的敏捷反饋、精準分析、高效決策、自動執行,養殖密度和養殖產量遠遠高于傳統循環水養殖。其4.0智慧養殖系統,是將循環水養殖與無土栽培水耕種植兩種技術,通過生態智能設計,實現魚菜共生,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循環型無污染、無公害、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工作人員能在園區智慧管理平臺上,通過水質監測、魚移動軌跡等監測數據,利用AI技術建立大數據模型,實時調節魚池環境,如調節水溫、增氧等。
上樓養殖創新
鎮安鯉躍智慧三產融合產業園讓魚“上樓”的創新養殖法,數字化智能養殖系統、“雙層海融模塊+絕緣脂”等技術的運用,成為陜西數智化升級助推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先行者。室內工廠化養殖打破了傳統養殖方式,將過去不可控的自然環境,變成了人工可調節的環境,大大降低了復雜環境對魚苗生產的制約,室內育苗環境恒溫,有利于種苗的生長,且不刮風下雨,為種苗提供了穩定的生長環境,入園企業育苗存活率最高達到9成,上樓養殖模式有效地推動水產養殖戶、水產企業樹立起健康綠色養殖理念,提高水產企業競爭優勢,有利于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全產業鏈發展與市場開拓
商洛市委、市政府指導出臺了《冷水魚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全面推廣了池塘健康養殖、陸基高位圓池養殖、池塘循環水養殖、“四池三壩”等生態養殖模式,目前集苗種繁育、商品養殖、冰鮮貯藏、冷鏈運輸、熟食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基本形成。同時,商洛市漁業部門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產品銷售市場,積極引導水產養殖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會同商洛海關在監管到位的前提下壓縮通關流程,保障出口水產品高效通關,有力推動商洛水產品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冷水魚已成為富民增收的水中“軟黃金”、康養之都的生態“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