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脂供需寬松 菜油市場跌跌不休
編輯:玉紅 2014/7/22 10:10:57 閱讀數:213
6月初,政府在油菜籽主產區啟動了新作油菜籽收儲預案,但由于菜油庫容緊張,油菜籽收儲進度緩慢。近期傳言政府將拋售臨儲菜油騰庫,加之進口油菜籽壓榨的菜油成本偏低,鄭州菜油期貨自5月底以來不斷走低,再次逼近前期低點。目前,國內油脂供需寬松,加之拋儲傳言落實,菜油仍有下跌空間。
拋儲傳言利空菜油
3月中旬,菜油拋儲傳言導致鄭州菜油期貨在短短四個交易內大幅下跌近500元/噸,但當時國內油脂市場處于春節后消費淡季,油脂價格低迷,政府或許考慮到拋售成交難度較大,菜油拋儲并沒有如期舉行。目前,油菜籽主產區相繼啟動了油菜籽收儲預案,但由于連年收儲,臨時儲備菜油數量超過500萬噸,主產區油廠和油庫罐容爆滿,為順利開展新作油菜籽收儲,必須騰出部分罐容。按照500萬噸的油菜籽收儲計劃計算,需要相應拋售約167萬噸菜油儲備。據傳言,拋售的菜油為2011年前收儲的,拋售價格不會太高。這將對目前的國內菜油市場產生極大沖擊,使本來就供應過剩、價格低迷不振的油脂市場雪上加霜。
供需寬松,油脂積重難返
菜油作為國內油脂板塊中的一員,很難擺脫國內外油脂整體供需面的影響。而國內外油脂市場供應極為寬松,短期內不存在大漲的基礎。目前國內港口大豆庫存高企,達到640萬噸的歷史同期水平,豆油商業庫存在100萬噸的水平。而進口大豆、豆油每月還源源不斷到港,大豆月度進口量維持在600萬噸左右。由于融資問題,近期我國棕櫚油進口量略有下降,但港口棕櫚油庫存仍在107萬噸的較高水平。充裕的供應使得國內油脂市場缺乏上漲動力。
外盤油脂利多題材同樣匱乏,南美大豆正值集中上市季,偶爾的港口工人罷工只會暫時拖延油籽出口,不會從根本上減輕供應壓力。美國大豆播種順利,長勢良好,目前還沒有任何發起天氣炒作的理由。而棕櫚油主產國處在增產周期中,庫存繼續增加是大概率事件,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依舊停留在想象之中。
粕強油弱格局未改
菜油的低迷和菜粕的強勢息息相關。由于同為油菜籽下游產品,二者價格有鮮明的蹺蹺板效應。國內養殖業依舊處于擴張期,粕類的需求增量遠大于油脂類,這使得飼料企業對粕類的議價能力偏弱,油廠的挺粕經營策略屢試不爽。菜粕期貨自3月中下旬以來穩步走牛,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菜油期貨的漫漫熊市。
進口菜油成本低
國產油菜籽收儲價在2.55元/斤以上,使得國產菜油成本在8000元/噸以上。但進口油菜籽壓榨的菜油成本偏低,而且無法混入國儲菜油,從而拉低了菜油期貨盤面價格。
從后市看,國內油脂供應寬松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觀,若菜油拋儲傳聞落實,菜油期貨空頭有望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