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面粉價格行情怎么樣?小麥價格會不會影響面粉的市場價格?國內面粉市場價格雖淡季逆勢上漲,但難以明顯緩解“兩頭擠”窘境,國內麥價延續高位運行;
一、國內面價上漲難解“兩頭擠” 面麥價差有所擴大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14日,全國各類農作物已完成春播計劃的22.6%,進度與上年同期相當;其中,糧食作物已播15.5%,同比略快0.4個百分點;春小麥已播40.4%,同比快1.8個百分點。當前國內面粉消費步入傳統淡季,糧源采購成本增加及麩皮市場行情同比大跌導致其處于“兩頭擠壓”格局,近期麩皮市場價格反彈一定程度上緩解面企經營壓力;面粉加工企業小麥庫存數量同比下降。受制于面企采購需求弱化以及流通市場糧源供給量大幅下降,國內麥價整體延續高位運行,區域間走勢分化。據市場監測,截至4月下旬,江蘇產普通紅小麥靖江安寧港海輪平艙價2430元/噸;安徽宿州蕭縣地區普通小麥收購價2460-2500元/噸;山東德州夏津地區普通小麥收購價2600元/噸;河南商丘虞城地區普通小麥收購價2440-2460元/噸;河北石家莊辛集地區普通小麥收購價2500-2520元/噸。據統計,截至2016年4月中下旬,國內特一級小麥粉與三等白小麥均價價差為985-990元/噸;較月初的970-975元/噸,擴大10-15元/噸。
二、國家臨儲麥成交低位好轉 強麥近月期價大幅跳水
近期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呈現低位好轉態勢,主要是受市場糧源數量大幅減少、價格較高以及部分區域出臺補貼政策加大去庫存力度。從成交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倉容壓力較大的江蘇以及安徽地區,江蘇地區對國家臨儲小麥銷售進行財政補貼,以提高糧食競拍成交率,加快糧食銷售出庫。4月19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投放糧源數量為116.9748萬噸,實際成交數量3.7851萬噸,平均成交率3.24%,成交均價2459元/噸,周度成交量創下自2015年5月中上旬以來的新高;其中江蘇地區成交2.2835萬噸;相比之下,4月12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投放糧源數量116.8308萬噸,實際成交數量1.4795萬噸,平均成交率1.27%,成交均價2487元/噸。從國家臨儲小麥庫存年份結構來看,主要以2015年產、2014年產國家臨儲小麥為主,兩者庫存數量達3938萬噸。隨著強麥近月合約交割日期臨近,其期價出現大幅跳水。截至4月22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1605合約期價報收于2578元/噸,較4月15日的2786元/噸,下跌208元/噸,跌幅達7.47%;期間價2534元/噸,價2810元/噸。相比之下,強麥1609合約期價報收于2685元/噸,周比上漲38元/噸,漲幅1.44%,期間價2642元/噸,價2763元/噸。
三、多空因素博弈激烈 美麥期價大幅波動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階段性全面回暖很大程度上提振國際麥市,但其未擺脫基本面利空的制約。澳新銀行稱,在北美產量前景不存在任何憂慮的情況下,小麥價格將進一步下跌。法國分析機構——戰略谷物公司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預計歐盟28國2016年軟小麥產量為1.447億噸,相比之下,上月預測為1.436億噸;預計2015/16年度歐盟軟小麥期末庫存為156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100萬噸。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稱,截至2016年4月1日,俄羅斯收獲企業和加工企業的小麥庫存為784.3萬噸,同比增長12.7%,其中制粉小麥597.3萬噸,同比增長10.7%。據俄羅斯農業市場研究所(IKAR)稱,因天氣良好,今年俄羅斯小麥產量有望創下8年新高,小麥產量可能達到6250萬噸。2016年3月,烏克蘭小麥出口量為105.56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的49.46萬噸,并創下2009年3月(111.27萬噸)以來的同期水平。截至4月22日,美國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7月合約期價報收于472.5美分/蒲式耳,周比上漲5.30美分/蒲式耳,漲幅1.13%;期間價518.5美分/蒲式耳,價468.2美分/蒲式耳,波動幅度達50.3美分/蒲式耳。截至4月21日,5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204.2美元/噸,到國內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773元/噸,比去年同期下跌109元/噸。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3月中國進口小麥數量20.8795萬噸,同比增加37.15%,進口均價228.08美元/噸;年初迄今累計進口量55.6279萬噸,同比增加56.07%。
四、流通市場糧源量明顯下降 國內玉米期現價反彈
截至4月20日,東北臨儲玉米累計收購量達到1.19億噸,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大幅擠壓流通市場糧源供給數量。目前東北地區糧源基本見底,華北地區余量持續消耗且優質糧源偏緊局面持續,國內玉米市場階段性供需形勢正悄然發生變化。近期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整體上調玉米收購價,刺激上量,且臨儲玉米擴容刺激華北玉米倒流東北,糧源消耗有望持續,國內玉米現貨市場行情走勢由“弱”轉“強”,優質玉米成為市場搶手貨。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3月中國玉米進口量57.535萬噸,同比增加1037.91%,進口均價194.52美元/噸;年初迄今累計進口量64.5609萬噸,同比增加47.64%;3月大麥進口量32.32萬噸,同比減少61.97%,1-3月大麥進口量94.73萬噸,同比減少64.38%。截至4月22日,廣東港口散玉米主流成交價1930-1950元/噸,周比上漲50-60元/噸;錦州港玉米平艙價格1880-1900元/噸,周比上漲20元/噸。國內玉米期價則在玉米現貨價格走高以及外圍市場表現強勢等因素提振下,走勢表現堅挺。截至4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1605合約期價報收于1824元/噸,較4月15日的1809元/噸,上漲15元/噸,漲幅0.83%,期間價1876元/噸,價1803元/噸;而1701合約期價報收于1538元/噸,上漲78元/噸,漲幅達5.34%。預計后期輪換糧、定向銷售及拍賣糧等政策糧源投放有望擴大,長期供應壓力將制約玉米市場行情階段性反彈空間
五、主產區新麥上市臨近 國內陳麥購銷趨于清淡
國家糧食局在安徽召開全國夏糧收購工作會議指出,今年夏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新糧上市后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多數省份可能啟動收購價執行預案,今年夏糧收儲矛盾空前突出,壓力前所未有。4月份國內主產區冬小麥步入關鍵生長期,天氣變化對產量及質量預期的影響增大,新麥生長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隨著國內主產區新小麥上市時間日趨臨近,在面企采購需求弱化的情況下,國內陳小麥市場購銷趨于清淡,國內小麥市場行情雖短期內仍處于高位運行,但小麥貿易的市場風險明顯加大;預計在新小麥上市前,區域間麥價走勢分化仍將延續,國內麥市供需階段性矛盾難掩其后期寬松格局,建議小麥經營商理性看待當前麥市購銷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