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只要是參與稻米加工的市場主體今年尤其感嘆,更加不好做,難,難,難。細細數來,今年稻米市場情況最為復雜,各種問題凸顯,即使是元旦、春節往年的旺季,大米需求表現卻不及正常月份,導致了一種結果就是旺季成為了淡季,淡季已經更淡。
全年價格波動更加頻繁
往年全國粳稻米市場價格走勢一般是先漲后跌的倒“U”型,但是今年粳稻米市場呈現地區性分化發展東北地區延續往年態勢,蘇皖地區呈現波浪式態勢。
東北地區稻谷托市政策延續,稻谷價格每年都要受到政策的影響來決定其走勢。米價根據成本來定。1-8月份市場糧源陸續緊缺,稻谷價格帶動米價持續上漲,9月份開始新稻谷集中上市,供應充足,糧價、米價緩慢走低。
江蘇地區受政策影響十分微小,受東北市場、下游需求、余糧狀況、稻谷質量、本地托市糧等等因素綜合影響,市場化程度高,因此今年價格波動頻繁。
往年南方秈稻米市場價格走勢一般是先漲再跌再漲的“N”字型走勢,但今年價格波動頻繁,呈現前三季度“M”型、第四季度緩慢上漲的走勢。
前三季度,南方不同地區稻谷余糧程度不一,且陳糧出庫拍賣情況不一,另外還有稻谷質量地區性差異的不同,因此南方秈稻米價格呈現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差異化走勢。
第四季度,新季稻谷上市,受到托市力度加大、稻谷受災減產、進口米數量減少等因素,價格呈現持續上漲的態勢。
2017年價格走勢需多因素綜合決定
第一,托市制度。每年的2月份是國家出臺當年的稻谷收購價的時間,玉米臨儲收購已經取消,稻谷托市制度改革呼聲較高,卓創考慮同為口糧的小麥2017年保護價格穩定,預計很大可能2017年稻谷收購價與2016年持平,或者存在很小的可能性是收購價小幅下滑2-3分/斤。
第二,拍賣政策。2016年托市力度創歷史新高,意味著我國稻谷庫存將超過1.4億噸。如此龐大的數量,為了保證2017年的繼續托市,上半年務必要大量出庫拍賣才能減輕壓力,騰出倉容。而2016年國家在5月底開始首次出臺了拍賣低價的超期粳稻谷糧源,卓創預計2017年國家會不會繼續拍賣以及會不會增加超期秈稻谷拍賣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而且拍賣時間會不會提前也成為市場不斷傳言的事情。
第三,進口米。2016年我國打擊走私米力度巨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我國查獲走私糧食(主要是大米)31萬噸,如此的打擊之下,今年的走私米數量或較去年減少一半以上。而正規進口米今年與國產米價差微小,利潤空間有限,對國產米的市場沖擊力度遠小于前幾年。2-3月份東南亞新米將上市進入我國市場,卓創認為屆時與國產米的價差如何將成為進口量大小的決定因素。
第四,大米需求偏淡,糧價易漲米價難漲、稻強米弱常態化。受到經濟形勢不佳、沿海發達省份務工人口回流、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口糧消費多樣化、人口老齡化嚴重等影響,我國大米口糧消費量在逐年緩慢下滑。而今年托市力度大,稻谷余糧緊缺,2017年上半年面臨無新糧加工的局面,但稻強米弱形勢越來越嚴峻。因此,卓創認為糧價易漲米價難漲成為常態化,但是米價難漲,加上拍賣陳糧的存在,糧價易漲的幅度受到很大制約。
綜上,2017年2月份各地稻谷價格、米價較為堅挺,局部存在小幅的上漲空間。而從3月份開始,尤其是進入4月份各地稻谷、大米價格的走勢將更難預測,很大程度上由陳糧拍賣和進口米來綜合決定。市場的長期不確定性導致了對市場做中短期的預測才會更為準確,提醒各位市場參與主體是逐月來分析預判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