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2016年,國內油菜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繼續較上年下降,官方數據也6年來首次下調。由于產量下降,農民惜售,及濃香菜籽油需求和壓榨利潤良好,國產菜籽收購價低開后快速走高。2016年,由于臨儲菜油定時定量供給國內市場,國內菜油市場整體表現供大于求,使得國內菜油行情在2016年絕大多數時間弱于豆油和菜油。
不過,由于2016年主產國棕櫚油大幅減產,棕櫚油領漲植物油市場,加之社會游資在股指熄火、股市疲弱、樓市限漲的情況下,出于通脹預期,增加了商品類資產配置,推動包括菜籽油在內的大宗商品上漲。而2016年10月第二輪臨儲菜油拍賣啟動后,長線看國內菜油新增供給能力遠遠弱于豆油和棕櫚油,因此游資更喜進入菜油,使得菜油同期波動大于豆油和棕櫚油。預計在2017年,這一因素將繼續存在,并使得2017年國內菜油表現好于豆油和棕櫚油,為資金提供多菜油空棕櫚油進行套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