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報道:受美豆大幅下跌的影響,2月下旬以來,連豆期貨沖高后大幅回落,再次逼近前期低點。展望后市,由于外盤大豆仍存潛在利多因素,加之國產大豆供應偏緊,現貨價格持續穩步上漲,連豆期貨底部支撐較強,有望維持偏強振蕩走勢。
外盤仍存潛在利多
由于對阿根廷大豆洪澇災害擔憂緩解,市場機構開始調高該國大豆產量;巴西大豆收割進度加快,豐產勢頭強勁;美豆出口步伐則持續放緩。受一系列利空消息的影響,2月中旬后,CBOT大豆大幅回落,再次逼近前期低點,但經過連續下跌后,以上利空基本被市場消化,而潛在利多仍有待被市場挖掘,這將使美豆觸底反彈,在1000美分/蒲式耳獲得有效支撐。
首先,2月美豆壓榨量好于預期。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發布的壓榨月報顯示,1月美豆壓榨量高于預期,創歷史同期第3高點。其中,1月會員企業大豆壓榨量為1.60621億蒲式耳,高于2016年12月的1.60176億蒲式耳,也高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1.59141億蒲式耳。這將可能使美國農業部在3月供需報告中調高美豆壓榨量,從而調低本年度期末庫存量。
其次,巴西農民惜售心理較重。雖然巴西大豆產量可能創歷史紀錄,而且收獲進度較快,市場預期將有大量大豆充斥國際市場,從而對美豆出口不利,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由于貨幣雷亞爾相對美元升值,而大豆出口以美元計價,使農民實際得到的雷亞爾較少。按雷亞爾計算,目前巴西大豆收購價遠低于2016年的水平,這導致農民產生嚴重的惜售心理,使得銷售進度大幅落后于往年,從而給美國陳作大豆銷售留出時間。
,阿根廷大豆生產存在不確定性。由于阿根廷大豆播種偏晚,加之洪澇災害的影響,播種面積不僅低于2016年,而且低于之前市場預期。同時,目前阿根廷大豆仍處于關鍵生長期,產量尚存變數,一旦出現不利天氣,市場仍有炒作的余地。
國產大豆量少價升
連豆期貨交割標的為國產大豆,除受外盤大豆、連豆粕、連豆油期貨走勢的間接影響外,更受到東北地區國產大豆現貨價格走勢的影響。然而,國產大豆自2016年收獲上市后,價格持續穩步高走,目前為2016年10月以來水平,較高的注冊成本將限制連豆期貨下跌空間。
據了解,2016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260萬噸,比2015年增產98萬噸。雖然受陰雨天氣的影響,大豆質量普遍較差,但在新作大豆上市后,由于市場需求較好,收購價穩步走高。中儲糧公司為了完成收購計劃量,分別在2016年12月1日和2017年2月7日,在東北地區直屬庫上調收購價,分別為100—140元/噸和180元/噸,從3680元/噸上調到3900元/噸。中儲糧的提價收購給市場提供了標桿作用,推動東北地區國產大豆價格穩步走高。
春節后,經過數月的消費,產區大豆數量較少,經銷商繼續提價收購。由于政府鼓勵大豆種植,使得種用需求增加,而豆制品對國產大豆需求較好,使得本就不多的國產大豆一豆難求。目前各地大豆現貨價格均為2016年新作大豆上市以來值,如黑龍江國產大豆毛糧(含蛋白37%—38%)收購價為1.9—1.92元/斤,比春節前上漲0.05—0.1元/斤。
綜上所述,外盤大豆利空皆成“明牌”,在潛在利多刺激下,2月28日CBOT大豆期貨一觸即發并非偶然。然而,國產大豆因性質格外受到市場青睞,在今年新豆上市前,供應緊張局面或難以有效緩解,連豆期貨有望維持振蕩偏強走勢,建議嘗試逢低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