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氣微涼,新季早熟水稻已陸續開始自南向北收割上市。隨著新稻陸續上市,水稻價格會漲嗎?水稻價格最新行情及價格走勢為大家分析如下:
2017年產新稻自上市以來價格呈低開低走之勢,各米企未出現往年一樣積極采購的現象,而是紛紛持觀望態度。
那么新稻上市,該如何采購,行情是漲是跌?
新中稻失寵的原因
自8月中旬以來,湖北一帶早熟的中晚秈稻開始零星上市,今年上市的新稻行情如去年一樣,稻價低開甚至還要低于去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兩點。
其一,自身原因,稻子質量差。
其二,市場影響。
其三,回想2016年秈稻上市后的行情走勢不難發現,因各地減產,中晚秈稻企業收購價一度超過了保護價,現階段米企仍有庫存可消耗,在新稻質量差的背景下,自然需求量低。
米企也擔心新米上市后,因品質及賣相不佳,難以得到經銷商認可,所以即使經銷商一催再催新米加工,市場上也難見新季中晚秈米,多為新陳摻兌米。
新稻集中上市后走勢:雖然上市的新稻質量普遍偏差,壓制新稻價格上漲,但長期來看,后期還將有上漲的機會。
北方粳稻青粒難高開
最近筆者了解,黑龍江長粒水稻再過10-15天也將進入收割期,部分米企表示,去年同期是9月6日開鐮,如今部分地塊已微微泛黃。
往年同期新季長粒水稻多呈現高開高走的態勢。但如今形式依舊不樂觀,主要原因在于,稻米市場各方因素利空。
長粒水稻未來走勢:按照當前東北產區原糧市場情況來看,未來長粒水稻上漲的空間有限,畢竟13年產陳稻仍在持續流通中,市場完全消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同時,由于去年大部分貿易商囤積,直至現階段庫存水稻的揮淚甩賣,在新稻的收購上也顯得更加謹慎。
,長粒水稻自身的原因。目前東北水田種植面積穩中有增,且農戶多在向優質品種拓展,量足價低是市場發展的規律。
綜上所述,預計未來稻價將呈優質優價的特征。在新稻未全面上市以前,農戶要做的即是關注天氣變化,做好田間管理,保證新稻的質量和產量。
米企方面根據市場情況,隨收隨加工即可,待托市全面啟動后,可根據市場行情是否囤庫。
(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