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蘭陵縣物價局監(jiān)測顯示,今年蘭陵縣玉米收購開秤均價為0.84元/斤,相比去年0.86元/斤的開秤價格,今年玉米價格偏低,目前收購均價在0.81元/斤左右,并仍有回落趨勢,農民不愿過早出售,糧食商販收購比較困難,調查的兩家糧食企業(yè)目前收購量均比去年同期減少100噸左右。
蘭陵縣南橋糧鑫糧食收購站計劃收2000噸,目前僅收了280噸,世欣農糧收購站計劃收1000噸,目前僅收了180噸,且基本都是收購后即走貨,基本不存貨,擔心玉米價格下調。預計剩下的收購計劃將完成緩慢,一方面是由于今年閏六月,糧食收貨稍有延緩,相比往年,導致目前收購數量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下游企業(yè)前景不看好,玉米需求有所下降,玉米價格仍有回落態(tài)勢,價格遠低于糧農預期,農民惜售心理較強,出售意愿不大。
通過對種植散戶進行調查,2017年玉米種植面積基本不變,產量稍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蘭陵縣樓山溝村一種植戶近兩年種植面積均為3畝,今年平均畝產920斤,較去年的950斤,減少了30斤,截止到11月3日,已經出售500斤,僅占去年同期已出售量的17.54%。北橋村一種植戶的情況類似,近兩年種植面積均為5畝,今年平均畝產950斤,較去年的980斤,減少了30斤,截止到11月3日,已經出售了3000斤。據了解,不同種植戶對玉米價格后期走勢看法不一,部分種植戶考慮到目前價格過低,不愿過早出售,還有部分種植戶擔心玉米后期價格一直走低,急于出售,但總體看來,種植戶出售意愿不強。
通過對蘭陵縣部分種植大戶、散戶進行走訪調查,今年玉米種植成本構成為:每畝平均需要種子費58元、化肥復合肥208元、農藥43元、機械作業(yè)65元、灌溉45元、人工費用300元,合計成本719元。按照當前0.81元/斤的銷售均價,每畝產量925斤計算,每畝收入749.25元,不計算家庭用工利潤為330.25元,如果加人工成本,每畝利潤30.25元,因此玉米種植利潤水平相對偏低。自9月玉米開始收獲以來一直到11月3號,由于價格一直低位運行,農民銷售積極性不高,目前僅有小部分農民甚至全部出售了存糧,大部分新玉米都還農民手中,收購商也保持隨收隨走的運行模式,考慮到玉米連年豐收,市場供應充足,而市場需求持續(xù)疲軟,玉米價格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造成當前市場行情的影響因素主要有:
一是下游玉米加工企業(yè)需求不足。2017年國家環(huán)保檢查力度加大,大量養(yǎng)殖企業(yè)紛紛關閉,養(yǎng)殖規(guī)模的減小直接導致對飼料需求的降低,而玉米作為當前飼料的主要成分,價格很難逆勢上漲,加工企業(yè)對養(yǎng)殖前景不看好,減少玉米進貨量。同時,作為飼料的原料之一,玉米是一種可替代品,這進一步沖擊玉米的市場需求,市場需求疲軟是玉米價格下降的一大重要原因。
二是收購企業(yè)持謹慎態(tài)度。目前玉米行情不看好,收購企業(yè)寧愿手中存有閑置資金,也不愿大批量收購,基本保持隨收購隨走貨的狀態(tài),利潤較小,收購積極性不高。而且,由于新玉米水分大,大多在16.5%--17%之間,收購企業(yè)擔心玉米霉爛,前期壓價收購。
三是農民惜售意愿較強。據調查,今年蘭陵縣部分玉米受病蟲害影響,產量有所下降,農民手中玉米本就不多,與往年相比面臨收入減少的境況,而目前玉米收購價格又較往年低,產量和價格同時下降,與預期不符,農民存有惜售心理,大量玉米在手中等待高價再售。
四是國內玉米供大于求局面仍存在。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玉米的進口量增加很大,且進口玉米價格比較低,很多生產企業(yè)選擇進口玉米生產。另一方面,國家去庫存,大量銷售國庫玉米,國產新玉米成交量偏少,不能有效化解玉米供大于求的局面。
為確保玉米種植的長期性、穩(wěn)定性,切實維護糧食生產安全,保障種糧農戶利益,建議應從以下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
一是加大農業(yè)投入力度,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糧食生產量的多少一般都取決于種子的品種和種植水平。為此,要不斷研發(fā)高產能新品種,增加糧食生產量,提高勞動收益率。同時,完善農業(yè)基礎設施,改變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的局面,提高科學種植水平,逐步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糧食生產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是國家出臺穩(wěn)定的優(yōu)惠政策,保障農民利益。在國家降低玉米托市收購價格的同時,相應出臺一些可以提高農民玉米種植積極性的優(yōu)惠政策,如提高良種補貼,給予農民一定的價格補貼或補助,盡量減小農民種糧的經濟損失。同時,可根據開展蔬菜價格保險的思路,考慮開展糧食價格保險工作,將農產品相關政策向糧食目標價格制度轉變,在托市價格之下設定具體“保底”價格,防止糧價過低造成農民經濟損失。
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暢通糧食流通渠道。目前,糧食價格不穩(wěn)定,收購企業(yè)瞻前顧后,農民思前想后,這都不利于收購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進而不利于糧食的流通,為此,在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要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組織農民有序售糧,鼓勵收購企業(yè)和收購方式向多元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