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12月3級晚秈稻月初均價2694.00元/噸,月末均價2700.00元/噸,漲幅0.22%;國內粳稻月初均價為2994.00元/噸,月末均價為2996.00元/噸,漲幅0.07%。
可以說,雖然月末的水稻價格不甚理想,但整個12月下來,整體的上漲幅度還是大于下跌幅度的。
至于大米方面,大家的爭論還是有關進口問題,都在想農民自己手里的糧都賣不出去,國家為什么還要選擇進口大米?這一點很簡單:國內大米比進口大米貴,國家想便宜買,農戶不賣,這也就造成了這種現狀。但是大家只關注進口量不斷增多,卻沒發現大米的出口量比往年更加巨大。
數據: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中國出口大米149031.9噸,10月份出口大米90724.7噸,1-11月份大米出口總量為1127630.9噸,去年同期累計為447420.3噸,同比增加152%。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月到11月期間中國大米進口總量為3567476噸,同比增15.31%。
從數據可以看出來,出口量的增加倍數幾乎是進口量的10倍,雖然總量較進口量少,但不得不說,大米出口也成為了我國我國大米的銷售的一個重要方式。
分析預測:
稻米分析師胡曉東認為:臨近過年,雖然大米供銷比往年弱,但相對今年也算旺季了,需求升溫。加之出口量也相對增加,稻米價格獲得支撐,預計2018年1月稻谷漲幅在10-15元/噸。
(農業種植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