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造成終端復工延遲,需求端尤其是豆制品消費以及蛋白廠加工消費均相應減少。筆者認為,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很難改變市場供需格局以及價格運行趨勢。
吉林部分可收黑龍江仍管制
黑龍江產區2月26日報價較大幅度上揚,牡丹江地區村屯道路解封,基層毛糧收購價攀升至3900元/噸;內蒙古扎蘭屯地區貿易商即將開始收購,意向收購價格4000元/噸,較本周初上調100元/噸;吉林敦化、蛟河附近道路解封,可到基層收糧,毛糧收購價格上漲至4000~4040元/噸,篩選豆價在4140元/噸左右,較本周初上調200元/噸。
即便當前大豆價格有大幅度的向上調整,市場依舊上量不足。一方面因基層剛剛解除限制,賣糧農戶較少;另一方面,農戶惜售心理較強,本身剩余大豆偏少,市場價格一再上漲,農戶一般有賣跌不賣漲心理。
物流緊張提振產銷區價同漲
2019/2020年度新季大豆市場價格持續走高,目前東北產區商品豆收購均價3900元/噸,較2019年10月初上市開秤價格累計上漲380元/噸,較上年同期上漲490元/噸。南方銷區東北豆售價目前為4572元/噸,較2019年10月初上漲323元/噸,較上年同期上漲551元/噸。銷區市場價格春節后出現較大幅度上揚,主要受國內疫情影響,交通管制導致黑龍江目前可發貨站點偏少,而南方市場以及企業庫存偏低,節后主要批發市場兩湖、江浙、兩廣地區均出現200元/噸以上的漲幅。
豆源難以進廠等待疫情好轉
山東地區蛋白企業是加工東北大豆的主體,目前大型企業復工率約60%,其余廠家受疫情影響均停產 觀望,企業恢復生產后的收購報價為4300元/噸,較春節前大幅上漲200元/噸。不過,因黑龍江大豆發貨量不足,目前廠家訂單原料難以進廠,各廠仍然以加工庫存大豆為主,但預估庫存也夠20~25天的用量。目前蛋白豆收購均價4069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213元/噸(蛋白豆價格監測包含東北地區企業,所以均價偏低)。
進口大豆價漲俄豆仍有優勢
俄羅斯大豆近幾年在我國市場有相當大的競爭力,主要因俄豆蛋白含量較高,且價格低于東北。節后黑龍江黑河地區俄羅斯大豆普通蛋白品種出庫價格大體在4040~4100元/噸區間,比黑河、齊齊哈爾大豆低60~80元/噸,在疫情下,俄豆更成為市場緊缺貨源。
2月25日,滿載俄羅斯大豆的“ZHONGJI6”輪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商港完成裝運,本批14857噸俄羅斯大豆由中糧集團進口,預計于2月29日抵達南通港。這是我國首次以萬噸輪進口俄羅斯大豆,標志著我國海運進口俄羅斯大豆的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
中短期來看,東北產地貿易主體雖然存糧較多,但持糧分散,有一定抗風險及議價能力,預期不會出現像往年那樣農戶集中拋售的現象,尤其是大豆市場本身當季可供應的余糧緊俏,產地豆源出售之后再補庫的價格必然提升,加之南方批發市場和企業庫存偏低,疫情過后的集中補貨仍然對價格有提振作用。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