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結構與來源
阿斯巴甜:人工合成的二肽類化合物,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組成,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
赤蘚糖醇:天然存在于水果(如葡萄、梨)中的糖醇,甜度約為蔗糖的60%-70%,熱量低。
2.代謝與血糖影響
阿斯巴甜:幾乎不含熱量,但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長期攝入或與代謝紊亂相關。
赤蘚糖醇:90%不被人體吸收,直接排出體外,對血糖和胰島素影響極小,適合糖尿病患者。
3.安全性爭議
阿斯巴甜:
可能引發惡心,部分研究提示長期高劑量或與癌癥風險相關(但尚未完全證實)。
苯丙酮尿癥患者需嚴格避免,因其含苯丙氨酸。
赤蘚糖醇:
過量可能引起腹脹、腹瀉,但總體安全性較高。
無致癌性報告,且有助于抑制口腔細菌,減少齲齒風險。
4.適用人群與建議
阿斯巴甜:
適合需極低熱量攝入的人群,但建議控制用量,避免長期大量攝入。
赤蘚糖醇:
更適合糖尿病患者、腸胃耐受性較好者,每日攝入建議不超過30克。
5.如何選擇?
若追求接近蔗糖的甜度且不介意人工合成成分,阿斯巴甜可能更經濟。
若注重天然性、血糖穩定性和消化耐受性,赤蘚糖醇是較穩妥的選擇。
總結
兩種代糖各有優劣,安全性取決于個人健康狀況和攝入量。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結合產品成分表合理選擇,并注意適量攝入,避免依賴代糖替代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