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安慶市物價局對農民存售糧情況開展了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受自然災害及單產下降因素影響,農戶存糧、售糧同比減少,售糧價格略降,售糧渠道以個體糧商為主。
據悉,此次調查涉及宜秀區3個鄉鎮、8個調查戶(點),調查總人口36人,耕地面積395畝(含1戶種糧大戶),糧食播種面積502畝,糧食復種指數1.30,同比減幅為15.13%。
截至4月1日,戶均存糧總量475.09公斤,較上年同期減少85.01公斤,減幅15.18%。在存糧結構上,主要是中秈稻,小麥及其他稻谷(糯稻)基本售空。戶均自食自用量749.22公斤,減幅15.12%。存糧待售18.75公斤,較上年同期增加8.75公斤。
由于農戶受災,糧食播種面積與實際收獲面積相差較大,按戶均統計較上年售糧數量和金額降幅較大。在售糧結構上,中秈稻、小麥和其他稻谷分別占出售糧食總量的66.71%、18.10%和15.19%。在售糧渠道上主要出售給糧食及飼料加工企業和個體商販,分別占售糧總量的61.75%和38.25%。據農調戶介紹,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一方面受地理環境因素影響。該市地處長江中下游,雨水多,土壤濕度大,小麥秋播時節降水不均,非旱即澇,成熟時節臨近“梅雨”,易出現小麥赤霉病,影響產量和品質,畝均產量僅250公斤左右。
此外,受市場多元化影響,種植結構和品種呈多樣化趨勢。中秈稻等一些口感好、銷路好、品質高、價格上行的特色農產品(糯稻)和油菜籽等經濟作物,已逐步成為農戶的主打產品,早稻、晚稻和小麥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且減幅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