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皖北地區農戶種植的主要大田作物之一。去年以來,大豆種植面積出現恢復性增長,但大豆銷售價格仍然不高,農戶種植效益還有待提升。
大豆單產普遍提高
五河縣新集鎮新臺村沈思良種植了4.2畝大豆,“今年大豆收成比去年好太多!彼嬖V記者,7月中旬到8月初的高溫熱害天氣對大豆生長沒造成什么危害,本季大豆平均畝產300斤,有的農戶大豆畝產可以達到360—370斤,普遍比去年高。濉溪縣大豆產業協會理事長紀永民告訴記者,濉溪縣大豆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本季大豆單產在350斤上下,比去年增收10%以上。
亳州市農技推廣中心王敬才主任向記者介紹,今年亳州市大豆種植面積168萬畝,比去年下降了90萬畝左右。但本季大豆單產明顯好于前兩年,從測產情況看,大豆平均畝產12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收40公斤以上。記者從阜陽市農技推廣中心了解到,阜陽市大豆種植面積約160萬畝,該市北部是大豆主要種植區域,其中太和縣大豆種植面積83萬畝,潁上縣也有10萬畝的大豆種植面積。阜陽市本季大豆單產122.5公斤,比上年度增產5.4公斤。相關信息顯示,今年年我國大豆單產將達到1.823噸/公頃,高于上年的1.806噸/公頃,為過去5年來新高;大豆總產量將達到1470萬噸,比上年增加150—200萬噸。
市場價格弱穩定
安徽省糧食局9月25日—10月1日價格監測周報顯示,三等大豆市場收購價和出庫價分別是225元/百斤和229元/百斤,與年初相比,分別提升了14元/百斤和8元/百斤;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30元/百斤和25元/百斤。
紀永民告訴記者,濉溪縣高蛋白大豆上市初期市場收購價為2.4元/斤,但部分地區油用豆行情受到進口低價大豆影響,市場收購價就偏低些。沈思良介紹,當地新豆市場開磅價約2元/斤,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記者了解到,近期東北地區大豆收購在3750-3950元/噸。
東吳期貨研究所姜興春所長告訴記者,進口大豆對國內大豆市場的沖擊依然不能小視,本年度由于生豬養殖效益極好,極大地促進了大豆大量進口。相關信息顯示,今年8月份國內各港口大豆進口量801.51萬噸,雖然比7月份減少121.55萬噸,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57%。今年1—8月,國內大豆進口總量620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96%。從目前情況看,2016—2017年度國內大豆進口量在9319萬噸左右,與2015—2016年度相比,增長幅度達到11.。由于進口大豆到港量依然龐大,對國內大豆市場行情形成壓制作用。
規模種植效益仍低
作為種豆“老把式”,沈思良告訴記者,種植大豆每畝需播種17—18斤,每斤種子銷售價2.5元,種子費用42.5—45元/畝;復合肥、尿素和葉面肥費用35元/畝;農藥費40元/畝;機械費用45元/畝。綜合統計,大豆種植戶各項物化投入170元/畝左右。以大豆市場銷售價2元/斤和每畝產量300斤計算,每畝產值600元?鄢黜椡度耄ㄎ从嬎闳斯べM和土地成本),零散種植戶每畝毛收入430元左右。與去年相比,大豆種植戶每畝增收100元以上。
對于規模種植戶來說,種植大豆的效益依然不夠理想。懷遠縣常墳鎮牛王村種植大戶屠昌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連連感嘆,種大豆還是不掙錢!拔医衲攴N了150畝大豆,平均畝產250多斤。”他向記者介紹,每畝大豆需投入種子費50元,復合肥費50元/畝,農藥費40元/畝,機械費100元/畝,人工費20元/畝,土地流轉費250元/畝(每年每畝500元土地租金分兩季作物分攤),各項費用合計510元/畝。以每畝產量250斤和每斤銷售價2元計算,每畝產值500元,每畝純利潤倒掛10元。
市場價格難攀升
大豆分析師何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新季大豆上市后由于貨源供應比較集中,對于現貨市場來說,供應會更加寬松,對價格打壓作用較大。
姜興春認為,新豆上市之初,市場供應量大增,預計價格小幅回落,但進口大豆價格成本在3500元/噸以上,限制國產大豆回落空間。他預計,東北主產區大豆價格在1.85至1.95元/斤之間波動,黃淮產區大豆市場收購價或在2至2.1元/斤的價格區間。
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國產大豆總產量比上年大幅增加。在新季大豆集中上市后,由于市場供應充足,大豆市場收購價將面臨較大的回落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