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味,世界共享】

在北緯 26.5°的神奇緯度線上,海風溫柔拂過三都澳的大黃魚漁場;閩東連綿群山間,云霧悉心浸潤著烏稔樹的嫩葉。寧德,這座被《中國國家地理》盛贊為“山海畫廊”的城市,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孕育出無數令人垂涎的特色食材,一場跨越山海的味覺革命正悄然興起。

2025年3月29日10:00-12:00,“山海寧德”特色食材(武漢)推介會將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C4館盛大開幕!本次推介會,寧德將攜大黃魚、食用菌、檳榔芋等10余類“國字號”地標食材,以及數十余道非遺美食與創新菜品驚艷亮相,為您呈上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風味的舌尖盛宴,更帶來不可多得的合作商機!

【核心推介:四大山海珍品,賦能產業升級】
01
三都澳大黃魚——“中國黃魚看寧德”
食材介紹:大黃魚是我國“國魚”,又稱黃花魚、黃瓜魚,其肉質細嫩鮮美,高蛋白、低膽固醇,富含EPA、DH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是我國沿海傳統的滋補海產品。因其體色金黃,唇部桔紅,群眾視之為吉祥物,贊為“長命魚”、“黃魚小姐”。

產業規模:寧德市以其的“官井洋”大黃魚產卵場與無工業污染的“海上天湖”三都澳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技術優勢,成為我國大黃魚人工養殖的發源地、育苗與養殖基地、加工和銷售中心,年育苗能力超過30億尾,占全國的90%以上。2024年寧德大黃魚產量達21.5萬噸,占全國80%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兩百億元。主要出口韓國、美、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1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31家),數量居全省前列。
品質認證: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歐盟有機認證,DHA含量達2.8g/100g
創新產品:積極推動“一魚多吃”和“吃干榨凈”,開發酸菜黃魚、剁椒黃魚、無刺魚柳等新產品和預制菜。
對于采購商而言,穩定的產量保障了持續供應,優質的品質提升了產品競爭力,豐富的創新產品更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輕松搶占市場先機。
02
古田食用菌——“世界菌都”核心產區
食材介紹:寧德食用菌主要集中在古田縣和屏南縣。古田縣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等美譽,中國工程院菌物學專家李玉院士贊譽其為“中國菇業之源,世界菌業之窗”,品牌影響力大。

菌業資源:2024年,寧德鮮菇產量125.14萬噸;產值82.26億元。茶薪菇、海鮮菇及鹿茸菇等珍稀菌類的產量占總產量30%,已發展成為我市食用菌主栽品種。銀耳產量占全國90%以上。銀耳、茶樹菇、香菇、猴頭菇、黑木耳、杏鮑菇、雞腿菇、海鮮菇等20多個品種實現規模化生產。
科研力量:建有全國銀耳標準化工作組、福建農林大學(古田)菌業研究院、食用菌精深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中心、“6•18”協同創新院食用菌(古田)分院、32家民營科研所、101家菌種場,集聚高等院校40多個專家學者,菌種育種人才385人,食用菌農民技術員200多人,栽培技術工人1萬多人,制修訂銀耳國標、地標等21項,全自動菇房環境智能化控制、全自動裝袋機、銀耳氣泡清洗等技術得到應用,食用菌標準化、智能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技術服務輻射全國。
營銷網絡: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市場營銷網絡。全縣3萬多食用菌營銷戶,營銷網絡不僅遍布全國各地,而且打入日本、東南亞、歐洲、美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食用菌產銷率達98%以上?梢哉f,“哪里有食用菌,哪里就有古田人。”
服務體系:古田縣食用菌經營主體總數7129家,其中企業238家、個體經營戶646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31個,全縣形成從原輔材料供應到科研、制種、栽培、加工、銷售、機械設備、技術推廣及其他各個環節的專業隊伍體系,實現農戶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機械設備等一體化的社會服務。
品牌價值:“古田銀耳”先后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授權順達等34家規模企業使用“古田銀耳”馳名商標及地理標志,“古田銀耳”2023年以147.32億元居全國食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第二、并獲增長獎,打造形成古田銀耳品牌IP。建立民富線上線下商城,推出縣域公共品牌“十方田”,共有71家企業、合作社500余種產品入駐商場。
采購商選擇古田食用菌,不僅能獲得豐富多樣的產品,還能借助其強大的科研力量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確保產品的穩定供應和品質提升,共享品牌發展紅利,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03
福鼎檳榔芋——“芋中皇后”地理標志產品
食材介紹:福鼎檳榔芋,是福建省福鼎市特有的優質芋品種,因切開后內部紋理形似檳榔而得名,被譽為“芋中珍品”。其塊莖呈長橢圓形,表皮棕褐色,肉質細膩呈乳白色,帶有獨特的紫色檳榔花紋,口感粉糯香甜,兼具芋香與淡淡奶香,是中式甜點、菜肴的重要原料(如芋泥、芋圓、芋頭酥等)。

產業規模:福鼎檳榔芋是當地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已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全市種植面積超3萬畝,年產量約6萬噸,產值達數億元,帶動數萬農戶增收。擁有多家規;庸て髽I,產品涵蓋速凍芋塊、芋粉、芋泥預制品、休閑零食等,年加工量占產量的30%以上。國內暢銷長三角、珠三角等高端市場,出口至東南亞、歐美等地,是福建省特色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品類。
歷史底蘊:栽培歷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間因品質優異被列為貢品,民間稱“芋”,是傳統節日(如中秋、春節)必備食材,芋頭飯、八寶芋泥等菜品承載地方記憶。
榮譽認證: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并入選福建農業品牌目錄。
品質特征:淀粉含量≥25%,富含硒元素,蒸煮后呈天然紫紋檳榔狀。
對于采購商來說,福鼎檳榔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產品增添了獨特魅力,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穩定的產量保證了盈利空間,豐富的加工產品形式能滿足不同渠道的銷售需求,無論是進入傳統市場還是開拓新興渠道,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04
福鼎特色小吃——非遺技藝與現代工藝融合
文化傳承:福鼎小籠包、太姥掛霜芋、福鼎肉片、福鼎肉燕、
福鼎牛肉丸、福鼎魚片、前岐三角餃、蜜汁雞翅、面茶糕等9項非遺技藝,入選《中國地域美食名錄》。

標準化生產:建成福建省地方小吃產業園,實現中央廚房統一配送。
市場表現: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產品覆蓋全國3000+連鎖餐飲門店。
采購商引進福鼎特色小吃,不僅可以借助其非遺文化影響力吸引消費者,標準化的生產模式還能確保產品品質穩定、供應高效,輕松拓展餐飲業務版圖,實現業績增長。
【商貿賦能:構建全鏈路合作生態】
精準對接:組織寧德15-2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全國餐企、供應鏈買家、農批市場、商超、社區團購平臺、KOL、采單位、星級酒店、進出口貿易商、電商平臺等開展對接洽談;

現場設置:將設置專門的洽談區域,配備專業的服務人員,為您提供一對一的溝通協助,讓您與企業代表深入交流合作細節,快速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