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陽光顯得格外珍貴,而在我國的許多鄉村,一場熱鬧的“曬冬”活動正在上演。其中,那一串串色澤誘人的干豇豆,成為了“曬冬”場上的主角之一,曬出了濃濃的幸福味兒。
走進鄉村,家家戶戶的院子里、屋頂上、曬谷場上,都擺滿了各種各樣待曬的食材,干豇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村民們將新鮮采摘的豇豆精心挑選,剔除有瑕疵的部分,然后用清水洗凈,待水分晾干后,將豇豆均勻地掛在繩子上或鋪在竹匾里,讓它們盡情享受陽光的沐浴和時間的沉淀。
在陽光的照耀下,豇豆的顏色逐漸由鮮綠變為深綠,再慢慢變成黃綠色,水分一點點被蒸發掉,豇豆的形狀也變得干癟而卷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村民們對傳統美食的執著和對生活的熱愛。一位正在晾曬豇豆的大媽笑著說:“這干豇豆啊,可是咱冬天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曬好后可以儲存很久,啥時候想吃了,拿出來一泡一炒,那味道,香得很呢!”
干豇豆的晾曬不僅是一種食物的保存方式,更是一種傳承多年的鄉村文化。老人們坐在一旁,看著自家的干豇豆在陽光下逐漸變得金黃,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回憶起過去的歲月,那時候物資匱乏,晾曬干豇豆等食材是為了度過漫長的冬季。而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曬冬”的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成為了人們對過去的一種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感恩。
孩子們在晾曬的干豇豆間嬉笑玩耍,他們對這些干巴巴的豇豆充滿了好奇。大人們則會耐心地給他們講述“曬冬”的故事,讓他們了解這一傳統習俗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家鄉的文化底蘊,也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
當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用自家晾曬的干豇豆烹制的美食。干豇豆燉肉,是冬季餐桌上的經典菜肴。將泡發好的干豇豆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一起燉煮,豇豆吸收了肉的油脂,變得軟糯入味,肉則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干豇豆燉肉,分享著一天的趣事,幸福的滋味在心中蔓延開來。
“曬冬”,曬出的不僅僅是干豇豆等美味的食物,更是鄉村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對幸福的執著追求。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鄉村的“曬冬”習俗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著質樸的生活智慧和純真的幸福真諦。它讓我們明白,幸福其實很簡單,就在那一碗熱氣騰騰的干豇豆燉肉里,在那一串串晾曬的干豇豆所代表的對生活的期待中,在一家人齊心協力為生活打拼的身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