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我國油菜種植大省,油菜種植面積連續23年位居我國前列。作為菜籽油產業鏈建設工作的牽頭單位,當前,省糧食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強政策引導、集中項目資金、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主動延鏈強鏈,助力菜籽油香飄四海。
一朵花、一顆籽,見證豐收喜悅;一壺油、一條鏈,沖刺百億產業。
湖北是我國油菜種植大省,油菜種植面積連續23年位居我國前列。作為菜籽油產業鏈建設工作的牽頭單位,當前,省糧食局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強政策引導、集中項目資金、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主動延鏈強鏈,助力菜籽油香飄四海。
建立“雙牽頭”機制科學謀劃產業鏈
今年4月,湖北出臺《關于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實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重點打造10個農業主導產業鏈,其中菜籽油產業鏈預計到2025年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錨定這一目標,省糧食局正科學推動,奮力沖刺。
建立機制,科學決策,有序推進——
“雙牽頭”,工作機制“打配合”。在菜籽油、優質稻米兩條產業鏈建設中,省糧食局與省農業農村廳既共同負責、各有側重,又密切協作、相互支持。
定期調度,部署更科學、更有序。省糧食局組建菜籽油工作專班,每月召開專班工作調度會,親自調度指揮。分管局領導每半月一督辦,專班每周一碰頭。
上下聯動,服務更精準、更貼身。指導督促各地制定本地菜籽油產業鏈建設方案,分解任務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建立了重點菜籽油加工企業月報直報機制,每月進行統計分析,促進精準施策。建立了局領導直接聯系菜籽油龍頭企業機制,精準服務龍頭企業,積極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優化設計,密集調研,借“他山之石”——
省糧食局負責人分別到荊門、荊州、黃岡、宜昌等地調研,會同省農業農村廳赴四川、江蘇等地考察學習。先后召開企業座談會、專家座談會,廣泛聽取專家、企業意見。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湖北省菜籽油產業鏈實施方案》。
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省糧食局支持省糧油集團等重點企業與省內菜籽油加工企業合作,與湖北供銷糧油集團跨部門探討強強合作機會和途徑,實現優勢互補。
疊加支持,重點發力,“真金白銀”支撐產業鏈活力奔涌——
出臺專項資金支持政策。今年的5000萬元菜籽油產業鏈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油菜籽就地加工轉化、“湖北菜籽油”省級公用品牌建設、農文旅融合示范、產業聯合體建設等四個方面,首批支持37家企業共40個項目。
強化政策疊加效應。2021年產油大縣獎勵資金的40%用于菜籽油產業鏈建設,集中2.4億元資金用于“優質糧食工程”相關項目。省糧食局對全省糧食加工產業發展項目進行了調查統計,以糧食“十四五”規劃為指導,收集匯總菜籽油加工技術改造等糧食產業發展項目326個,建立了項目庫。
強化品牌宣傳支持。安排1000萬元荊楚糧油品牌營銷宣傳資金,強化“荊楚大地”好糧油、“湖北菜籽油”等公用品牌宣傳,正陸續開展進社區、“走出去”參展推介等活動。6月18日至6月20日,省糧食局組織全省87家糧油企業和糧機企業參加第十七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首次專門設立“湖北菜籽油”展區,集中展示湖北糧油新形象、新技術和新產品。整個展會累計簽約金額達6.46億元。11月27日至11月29日,將組織舉辦第二十二屆“荊楚大地”好糧油展示交易會,專門設立菜籽油產業鏈、優質稻米產業鏈、綜合糧油、糧油科技、糧油裝備等五大展區,并同步舉辦多場糧油推介活動,進一步擴大湖北糧油、糧機品牌影響。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產學研為產業鏈“壯骨”
小小一株油菜,除了觀賞價值外,還能當菜吃、釀蜜、榨油、做肥料、飼料,甚至工業原料。
湖北油菜種植面積、產量,均居我國前列,然而過去幾年因為國家菜籽油政策調整和國外油脂市場沖擊,本地龍頭企業實力不強,深加工不夠,品牌不響,嚴重影響菜籽油產業發展。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生力軍,必須高揚龍頭、舞活龍頭——
圍繞10個農業主導產業鏈,我省實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重點培育100家細分行業領軍企業、1000家成長型龍頭企業,帶動近1000萬農戶。同時,每年安排5億元財政資金和5億元貸款貼息,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圍繞推動油菜籽產業鏈發展,主管部門、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合力推動。
省糧食局落實龍頭企業培植計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或者組建產業化聯合體的方式,做大企業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省糧油集團積極響應,主動作為,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領作用,在前期溝通協商的基礎上,于9月29日召開大會,牽頭成立了湖北省菜籽油、優質稻米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兩個聯合體,首批共有56家糧油企業及合作社加入。同時,與省內5家規模較大的油脂加工企業“牽手”,開展生產、加工、銷售等合作。
當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菜籽油產業發展,將該市2021年產油大縣獎勵資金的40%全部用于菜籽油產業鏈建設,主要用于支持當陽市紅緣豐食品有限公司發展菜籽油產業。
壯大產業鏈,必須注入科技因子,為農產品提供核心競爭力——
一粒好種子,是農業發展的強大“芯片”。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過以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院士為代表的科學家團隊的科研攻關,荊門油菜由原來的“雙高”(高芥酸、高硫苷)改良為“雙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種。進入新世紀,在“雙低”的基礎上,油菜品種選育又開始向高油酸發展。
傅廷棟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油酸油菜籽,品質媲美橄欖油。高油酸油菜籽不僅產量高,出油率也較普通雙低菜籽高3至5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高油酸油菜籽具有油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低、煙點高等特點,契合消費者的健康新需求。
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推動湖北菜籽油產業做強做大。
湖北油菜科研領域的院士有3個。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做支撐,菜籽油產業鏈積極引導科企對接,發布“揭榜制”糧食科技項目需求名單,重點支持高油酸菜籽油智能工廠關鍵技術等9個項目,舉辦《高油酸菜籽油》團體標準暨高油酸菜籽油產業高峰論壇,以標準化提升指領競爭力。
華中農業大學魯劍巍教授團隊,長期以來關注油菜精準輕簡養分管理關鍵技術的創新及應用,他們與新洋豐合作,結合長江中下游地區土壤特點,根據油菜的養分需求,開發出了油菜專用肥料,推動了化肥減量增效,該項目獲得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突破了菜籽精選、細胞破壁提質生香、低溫低殘油壓榨、低溫綠色精煉、自動控制、質量管理等關鍵技術裝備,創建了高品質菜籽油7D產地綠色加工技術,產品呈濃郁堅果香、色澤純正、口感好,富含多種活性功能營養成分,具康養功效。新技術裝備已經在我國油菜產區推廣應用30余家,取得社會經濟效益20億元以上。
農谷實業集團與專家團隊合作,通過制種基地的精心培育、大力推廣訂單種植,成功孕育出營養價值高、食用健康的“農谷壹號”高油酸菜籽油。農谷實業集團采取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機播、統一防治、統一田管、統一機收、統一收購“七統一”標準化生產模式,確保油料原料端的高品質;全力打造集育種、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運作模式,通過“油用”“花用”“他用”多向發力,挖掘油菜多種功能,促進高油酸油菜全產業鏈發展。
從賣資源到賣品牌“接二連三”講出精彩故事
每到初春時節,平原地帶連阡接陌的油菜花海,一望無際,花海蕩漾,金浪翻滾。
從2008年起,荊門已連續舉辦了13屆油菜花旅游節,每年吸引百萬人次踏青賞花。到荊門觀賞油菜花,已成為市民喜愛的休閑方式之一,鄉村旅游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大亮點。
油菜花在綻放美麗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美麗經濟”——
油菜花節同步舉行的農產品展銷現場,不少攤位顧客摩肩接踵,訂單連連;
田間地頭游覽賞景,好一片歡樂的海洋,看油菜花、拍油菜花,觀民俗表演,體驗農耕文化,心曠神怡;
就連路邊鄉親們擺出的雞蛋、荸薺、野菜煎餅也沒少賣……
一朵朵黃色的小花,借力各地油菜花節,推開了無數百姓的幸福門。
過去加工短板使優質雙低油菜籽只能低價銷售,油菜產業大而不強,“做西服的料子做了圍裙。”當前,我省圍繞產業鏈精準謀劃,短板正逐漸拉高。
從“賣資源”到“賣產品”“賣技術”“賣品牌”“賣文化”,我省推進菜籽油產業“接二連三”,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田間地頭,油菜“一油多用”——
油用、花用、蜜用、肥用、菜用、飼用……靠著“一油六用”,沙洋縣以70萬畝油菜種植面積,拉動了近30億元的全產業鏈。冬季,農民將油菜的菜薹掐下,作為時令蔬菜送到市場上銷售;來年3月,油菜花開,蜂農可通過花蜜增收;5月插秧季節,油菜又作為綠肥增加土壤肥力。沙洋縣共推廣“中稻—再生稻—油菜綠肥”集中連片面積1萬畝,測算可節約化肥50噸,還能進一步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緩解土壤酸化等問題。
美麗花海,接連打出“特色牌”——
武漢周邊的消泗、五里界,江漢平原的沙洋、掇刀,藏身大山的巴東牛洞坪等地的油菜花海,小有名氣。“特色油菜花海”,隨縣五彩油菜花海、潛江蝦稻田油菜花海等上榜,標志著我省油菜花海開始打“特色牌”。
擦亮“油菜大省”品牌,我省推動油菜“顏值”“氣質”雙提升。
省糧食局精心用好產業鏈專項資金,補貼油菜籽品牌建設、農文旅融合等9個具體項目;省文旅廳支持各地挖掘文化底蘊,打造“美油菜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院士專家研究“一油多用”“定制花海”等,開發功能型“油”“菜”“花”等系列高值化產品。創建和打造湖北油菜全域全鏈條樣板,構建集現代農業、綠色加工、農旅文旅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補鏈,延鏈,強鏈,菜籽油產業鏈正“鏈”出新的競爭力。
5大展區860多種產品
荊楚大地好糧油香飄我國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農業產業強省奮斗目標,要求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將優質稻米、菜籽油納入重點產業鏈培育建設,這一重大決策部署為全省糧食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搶抓發展機遇,培育地域品牌,推動湖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由湖北省糧食局主辦,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承辦,省糧油集團、湖北荊楚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省17個市州發改(糧食)部門組成展團參展的2021第二十二屆荊楚大地好糧油展示交易會,將于11月27日至11月29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B4館舉行。
260家企業860多款糧油精品“星光璀璨”
“湖廣熟,天下足”。千湖之省的湖北,是我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水稻和“雙低”油菜籽為我省兩大優勢品種。2020年糧食總產量達2727萬噸,排在我國第11位,優質稻種植率連年穩定在90%以上。湖北油菜面積、菜籽產量位居我國前列,享有“世界油菜看我國,我國油菜看湖北”美譽。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將優質稻米、菜籽油產業鏈列入農業十大重點產業鏈建設工程,全省糧食產業迎來新機遇。
展會以“荊楚大地好糧油農業強省當先鋒”為主題,精心布置了菜籽油產業鏈展區、優質稻米產業鏈展區、綜合糧油展區、糧油科技展區、糧油裝備展區等5大展區及1個推介活動舞臺,總面積5000平方米,參展企業約260家,匯集了860多個糧油精品。
在優質稻米產業鏈展區,80余家代表性龍頭企業參展,荊楚大地、國寶橋米、洪森大米、康宏二度梅大米、莊品健大米、巨金水鄉蝦稻等優質稻米產品悉數亮相,“星光”熠熠。菜籽油產業鏈展區參展企業22家,匯集了天助雙低菜籽油、荊花高油酸菜籽油、荊楚大地冷榨菜籽油等眾多優質菜籽油精品。
糧油綜合展區則匯聚了湖北省糧油集團、荊楚糧油、三杰、宜昌糧食集團、爽露爽、金銀豐等122家重點糧油企業,展品涵蓋食用植物油、大米、面粉、面條、主食食品等多個品類。綜合展區還特別設立了“產品品鑒區”,將開展主食加工體驗和優質大米蒸飯等美食品嘗體驗活動。
湖北是糧油機械制造大省,各類糧油機械制造企業總數近100家,品種涉及面廣,產品覆蓋率高。在湖北糧機展區,22家企業將帶來多款糧食機械設備出展,包含低溫升碾米機、節能圓筒初清篩、移動式谷物破碎機等前沿的糧機設備。湖北省糧油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輕工大學、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等9家單位,將在糧油科技展區帶來糧食倉儲建筑保溫隔熱涂料產品、智能控制燈光糧食質量物檢臺等“高精尖”科研成果展示。
11場推介活動唱響“荊楚好糧油”
本次展會將同期舉辦2021年度“荊楚好糧油”產品授牌儀式,公布2021年度“荊楚好糧油”“湖北十大好吃大米產品”“湖北十大優質菜籽油產品”入選名單并授牌。荊楚大地、湖北菜籽油、枝江瑪瑙米、潛江蝦稻、京山橋米、孝感香米、蘆花蕩等7個地域公用品牌,將通過歌舞表演、模特走秀、漢服秀、沙畫表演、現場抽獎等繽紛多彩的形式向廣大消費者展示推介。
在糧油科技成果及項目招商推介會上,武漢輕工大學還將帶來稻米精深加工技術及米質休閑產品、糧食倉儲建筑保溫隔熱涂料產品、油脂加工新技術等新糧油科技創新成果展示,促進糧食企業創新和發展,加快科技成果在糧食行業的轉化。
直播帶貨賦能湖北糧油“走出去”
除此之外,展會還在現場設立了產品直播間,將邀請湖北經視主持人助力直播帶貨活動,包括荊楚大地冷榨菜籽油、鑫欖源特級初榨橄欖油、國寶橋米、潛江蝦稻系列大米、武漢熱干面、湖北紅安特色油面等24款特色糧油產品,將通過直播獲得推介,助力湖北優質糧油打品牌、擴銷量。
自1999年湖北省舉辦首屆全省糧食系統精品產品展銷會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行業協會、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蒞臨展會指導并給予肯定。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糧食展交會已發展成為湖北糧食行業全面展示精神面貌和工作成果的年度盛會,更是宣傳、推介、銷售湖北糧油的一張靚麗名片。本屆展會將秉承往屆糧食展交會辦會宗旨,進一步提升擴大“荊楚大地”好糧油、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影響力,在叫響湖北糧油品牌、促進產銷對接合作、提升糧油產業鏈價值鏈、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豐富糧油產品市場供應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