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進口大米263萬噸,大米進口量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 (16196萬噸)的1.6,占我國谷物及谷物粉進口量(5908萬噸)的4.5。整體來看,2012年以來我國大米進口量持續超過200萬噸,2023年大米進口量為2020年以來的,也處于2015年以來的低位。結合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稻谷產量2.066億噸,按0.7的出米率折算,2023年我國進口大米相當于我國稻谷產量的1.8。但進口大米品種和進口國別來源的演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市場及國內市場政策、價格及偏好的改變。
從進口大米分品種看,2023年大米進口以精米為主,共進口精米約175萬噸,占比67;碎米為第二大類品種,進口碎米約85萬噸,占比32;其他約3萬噸,占比為1。從大米進口分國別來源看,越南、緬甸和泰國是2023年我國大米進口前三大來源國,2023年我國自越南進口大米93萬噸,占比36;從緬甸進口54萬噸,占比21;從泰國進口46萬噸,占比18;從印度進口24萬噸,占比9;從柬埔寨進口21萬噸,占比8;從巴基斯坦進口18萬噸,占比7。
從與2022年大米進口的對比看,無論是進口大米品種,還是進口國別分布都有一定差異。其中,進口品種上,2023年碎米進口量大幅減少,扭轉了之前兩年(2021年和2022年)碎米作為我國大米進口第一品種的格局,碎米進口占比從2022年的57降至32,減少了25個百分點,碎米進口量同比減少268萬噸,占大米進口減量的75。
從進口國別看,越南時隔5年,再次成為我國大米進口第一大來源國,進口占比從2022年的14增至36,增加了22個百分點,也大幅高于其他國家。之前兩年(2021年和2022年)印度是我國大米進口第一大來源國,2023年進口印度大米占比從2022年的35降至9,減少了26個百分點。
從進口單價看,受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大幅上漲及報價較低的碎米進口量大幅減少的疊加影響,大米進口單價大幅上漲。2023年我國大米進口單價約為3830元/噸(不含稅、費等),比2022年大米進口均價(2851元/噸,不含稅、費等)上漲了34。
從國際大米進口貿易看,我國仍是全球大米主要進口國之一,但2023年我國大米進口量不及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降為全球第三大大米進口國。
主要出口國貿易政策疊加我國大米進口結構、國際大米價格及與國內大米價差變化,是構成2023年我國大米進口量及結構變動的主要原因。2022年我國大米進口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對印度碎米的進口需求大幅增加,2022年9月印度禁止碎米出口后,我國碎米進口來源減少,進口量也驟減。同時,2023年因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措施、國際市場對供給的擔憂、主要進口國采購需求旺盛等因素疊加,帶動國際大米價格在近15年以來的高位震蕩,且自2023年5月以來,泰國、越南等主要出口國5破碎率大米進口完稅成本持續高于南方市場早秈米價格,部分時段價差在1000元/噸以上,抑制了國內企業采購積極性,導致大米進口量整體下降。(原文刊登于2024年1月30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