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市楊安鎮因調料而聞名,因調料而興鎮,作為“中國調料第一城”,調味品生意遍及大江南北,不僅產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而且相關進出口貿易不斷增長,已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格局。據德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樂陵調味品總出口額超6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
“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
小調料闖出國際大市場
食之美在于味,味之美在于調。作為楊安鎮人引以為豪的一張“金字名片”,“中國味都”的盛譽吸引了280家食品調味品企業競相落戶,也激活了產業發展的“流量密碼”。
在調料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調二代”王海洋便是其中之一。“公司從原來的家庭作坊到擁有百人團隊的公司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近幾年政府對于產業的扶持是空前的,才造就了現在的規模”。山東希望食品有限公司王海洋介紹道。公司產值不斷增加,銷售渠道面向全國,但對于拓展國際業務還是“新手小白”。
盛夏時節,走進這家調味品企業,工人們正在裝運發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黑胡椒料包。據了解,這批貨值50多萬元,大約20天時間即可運抵迪拜。
“多虧參加今年政府組織的味博會,接觸到外國客戶,前期寄過樣品,客戶感覺我們的質量非常不錯,下訂單的時候,直接下了2000多箱。”山東希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洋激動不已的說道。企業通過參加“家門口”展會,與客戶從相互結識到大單成交僅用時1個月,彌補了公司海外市場的空白。這也是樂陵幫助調料企業加速進軍國際市場的有力探索。
王海洋口中所說的味博會,便是5月份剛剛舉辦的2024山東(樂陵)調味品博覽會。本屆味博會共吸引了179家企業、10萬余人參展,樂陵千余種調味品集中亮相,達成意向貿易額16億元。同時,舉行了柬埔寨胡椒交接儀式,在柬埔寨進口黑胡椒30噸。這是第一批柬埔寨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填補了國內進口胡椒產品整柜的空白。
近年來,楊安鎮將“引進來”與“走出去”深度結合,積極推動調味品特色產業國際化。一方面,為企業申請中央及省市各級外貿發展專項資金,組織調味品外貿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另一方面,舉辦調料大會和調味品博覽會,積極申請實施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試點。幫助食品調味品試點企業憑借《藥食同源商品進口用途證明》、進口提單等材料,無須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即可向屬地海關辦理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手續。山東龐大調味食品、戀味食品、富洲食品三家企業成為全省首批試點單位。
抱團出海,集中推介
跨越山海共品“萬里香”
“去年我們楊安鎮調味品企業集中參加了迪拜國際食品展、日本食品展等展覽,今年又去到德國、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考察交流,先后在慕尼黑、倫敦等地進行了專場推介。有政府站臺,我們企業發展的底氣更足了。”山東戀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海濤說道。
據了解,6月17日在倫敦舉辦的中國(德州·樂陵)一英國產業招商推介會上,倫敦金融城董事協會等英國工商界權威機構,中國國際貿促會駐英代表處等中國駐外機構,英國名企代表等百余位重磅嘉賓出席。
期間,英國中華總商會常務理事、副會長王春致辭,樂陵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峰作主旨演講,楊安鎮黨委書記孟憲軍作調味品產業推介,楊安鎮調味品產業集團等8家樂陵企業現場簽約。
此次推介會,也是樂陵市經貿代表團開展訪歐考察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團先后拜訪對接英國調味品協會、荷蘭中廚協會、全球零售商樂購公司等權威機構、行業龍頭10多家,與英中跨境電商海外展示中心、YT國際服務集團、泛鼎國際集團、巴伐利亞一山東經貿交流促進會達成合作,搭建與歐洲地方間經貿合作“綠色通道”,向世界發出味都樂陵“好聲音”。
“把握工業發展脈搏,結交全球合作伙伴,是我們這次出國推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安鎮黨委書記孟憲軍表示,下一步將以此次歐洲經貿交流活動為契機,堅持“走出去”“引進來”雙輪驅動,為企業搭建條件更優越、保障更有力的跨境貿易平臺,面向全球企業敞開合作懷抱,擦亮味都楊安“金名片”。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
國際化道路行穩致遠
隨著更多共建“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實行了免簽政策,企業辦理出境手續開展跨境合作更加便捷,國際貿易新機遇更加凸顯。政企聯手、精準施策,努力讓“楊安味道”在國際化道路上行穩致遠。
“以前,我們都是和外貿公司合作。今年,我們不僅同他們繼續合作,還將開始自己做預制菜等方面的外貿業務。”山東華暢味業總經理助理董康康介紹說。華暢味業是楊安鎮第一家外貿業務向預制菜賽道轉型的企業。
轉型并不是偶然,在預制菜風口期剛有苗頭的時候,不少楊安鎮調味品企業依托原有的調味品產業優勢,對接消費變化新需求,開辟了這條新戰線,華暢味業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第一步是開拓日本市場,目前已經對接上了日本客戶,正在根據對方需求進行產品調整,包括麻婆豆腐、拌飯類產品等,預計九、十月開始供貨。接下來,我們計劃面向歐洲布局新業務。”董康康說。
科技賦能讓調味品產業激發新動力。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硬實力”,楊安鎮還依托自身產業基礎、特色平臺等優勢,整合創新資源,建立起全省的調味品產業“共享實驗室”。
“截至目前,共享實驗室已服務企業40余家,意向簽約企業達到100多家。實驗室運營不到一年時間,檢測能力在業務實踐中得到不斷提升,檢測項目涉及食品32大類所有出廠檢驗項目,已基本實現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類別全覆蓋。”實驗室負責人趙東岳介紹說。該實驗室通過技術共享、人才共享、資源共享,可為調味品企業統一提供產品研發、原料把關、過程控制、成品檢驗、科技支撐、品牌宣推六大配套服務,幫助企業既突破了檢測瓶頸,減輕了生產負擔,又提高了研發能力,為企業輕裝上陣、奮楫揚帆產業國際化新征程、“新藍海”,提供了堅實的食品安全保障。
楊安鎮黨委書記孟憲軍表示,下一步將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幫助企業深度轉型升級,加速推進調味品“產業大腦+”、快手調味品產業帶等項目建設,深入挖掘跨境電商潛力,開拓更多新的外貿增長點,讓“楊安味道”香飄世界。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通訊員李建東)